您现在的位置:陕西省绥德中学 >> 职能部门>> 教务处>> 正文内容

正文

双减提升核心素养,社团增色课后服务—绥德中学深入推进课后服务社团教学活动

双减提升核心素养,社团增色课后服务—绥德中学深入推进课后服务社团教学活动
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年09月18日 点击数: 字体:
双减提升核心素养,社团增色课后服务—绥德中学深入推进
课后服务社团教学活动
 
  习近平总书记在来陕讲话中强调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字字千金,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。孩子们要全面发展,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,成为国之栋梁。
 
  加强“双减”是中央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《意见》的明确要求。学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,全力将“双减”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,将“双减”政策的落实及成效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,重点将作业时间、课后服务时间等有效落实在实际行动中,确保实效性。
 
  2021年9月16日下午最后两节,绥德中学部分行政领导在王鹏喜校长的带领下,对七、八年级的课后服务社团教学活动组织实施了细致的视导活动。
 
  为了减轻学生校外过重的课业负担、促进学生特长发展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、保障学生健康成长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,全体绥中人积极承担课后服务工作责任,不断完善课后服务体系,为学生成长发展搭建更多更好平台,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生态,切实提升广大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  在丰富全体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,我校结合“课后服务”相关要求,在每周的星期二、星期四下午的后三节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社团教学活动。
 
  多年来,我校充分挖掘课后服务的育人功能,在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两方面积极探索,使课后服务“课程化”,服务内容“多元化”。努力发挥教师特长以及功能教室、运动场地等优势,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,打破班级、年级界限,成立了舞蹈、美术、非洲鼓、机器人、篮球、足球、街舞、剪纸、泥塑等38个社团,每个社团都各具特色,以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。
 
 
  美育是审美教育,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。美育不仅能提升学生们的审美素养,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的情感、趣味、气质、胸襟,精神,心灵等。
 
  古筝社团旨在通过古筝的音乐实践活动,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,培养学生们对古筝学习的兴趣,具有初步感受音乐、表现音乐的能力,从而进一步提高古筝的基本功和艺术表现力,使千百年历史沉淀仿佛在指尖流传。
 
 
  非洲鼓社团在激发学生对打击乐器喜爱的同时,不断感受音乐节拍变化的强弱规律,逐步欣赏乐器的演奏之美、情境之美。
 
 
  美术社团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,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,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,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,使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美术创作的快乐,有所收获。
 
  篮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,培养学生勇敢顽强、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,还将有效促进学生在身体、心理等方面的健康与和谐发展。
  剪纸社团旨在弘扬国粹文化、传承纸张艺术,增强美育教育。
 
  泥塑社团,通过手工泥塑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、注意力、想象力、创造力。
  叮叮、咣咣,来来往往、互有攻防,喊声四起、剑拔弩张!乒乒、乓乓,比分胶着、场面跌宕,每球必争、绝不相让!乒乓球给同学们带来快乐,带来笑声,带来梦想,带来荣誉!
 
 
机器人社团
舞蹈社团
  视导结束后,全体视导行政领导在第二会议室及时召开了总结研讨会。与会领导各自从不同角度,充分肯定了课后服务社团教学的优秀做法和所取得的优异成绩,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。
 
  王鹏喜校长在总结时强调:第一,课后服务活动类社团项目尽可能向高中考倾斜;第二,尽最大努力打造绥中活动类项目特色;第三,活动类项目要紧缩,项目不要太多,不断拔高个性化品质,逐步形成特色;第四,活动类课程范围要广,除过艺体之外,还可以广泛打造教务类、德育类、教研类等项目,努力将德智体美劳等各种特色有益的内容纳入课后服务体系,五育并举、综合推进,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!
 
图片:张霞 袁瑞云 
 
编辑:党一博

手机扫一扫打开分享

[打印文章] [添加收藏]
更多
下一篇:没有了!